ikucg 发布
当地时间4月19日下午六点整,黑山大学孔子学院在尼克希奇举办了中国乐器文化讲座,此为尼克希奇中国文化系列讲座第五讲。孔院教师吴凌担任主讲,并与孔院教师王凤梅一起完成中国乐器的现场演奏。讲座吸引了很多当地民众,且当地电视台对该场讲座进行了全程录制拍摄。
中国乐器文化讲座从中国乐器的制作材料入手,并按照乐器的吹、敲、拉、弹四种不同的演奏方式将主要的中国传统乐器分类介绍。在乐器介绍过程中穿插了现场演奏、视频展示、与乐器相关的语言文化知识和趣味小故事,现场笑声不断,高潮迭起。
吹奏乐器部分,吴凌老师主要介绍了笙、葫芦丝、笛子、巴乌、唢呐、埙、萧、排箫等,并穿插介绍了中国乐器的命名规律,期间还播放了唢呐名曲《百鸟朝凤》,让观众感受唢呐的拟声能力;由王凤梅老师用葫芦丝吹奏《月光下的凤尾竹》、《映山红》,用巴乌演奏《一剪梅》等曲目。打击乐器部分,她主要介绍了快板、锣、鼓和曾侯乙编钟等,并播放了曾侯乙编钟演奏的《茉莉花》。观众们对来自2452年前的编钟演绎出来的美妙乐曲赞叹不已。拉弦乐器部分,她主要介绍了二胡、京胡、马头琴等,并播放了二胡名曲《赛马》,观众们对二胡模拟的马蹄声和嘶吼声犹为惊叹。弹拨乐器部分,她重点介绍了琵琶、古筝、古琴和箜篌,并播放了琵琶名曲《十面埋伏》、古琴名曲《广陵散》,并由吴老师演奏了古筝曲《浏阳河》。
在讲座的最后,吴凌老师用《沧海一声笑》的曲谱向观众介绍了中国选择简谱作为乐谱的原因,以及简谱的基本识谱技巧,并让观众试唱,在古筝上试弹该曲。观众对古筝试弹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讲座结束后,在古筝上试弹近一个小时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当观众听到箜篌这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乐器层断代300年时,表现出无比痛惜,但在获悉50年前中国音乐家们恢复并结合竖琴、古筝和琵琶创造出现代箜篌时,表现出了对中国人传承执着精神和创造力的钦佩。观众反映,播放的古筝弹奏的西方流行歌曲《Havana》和《Despacito》拉近了东方古老乐器与他们的距离,也让他们赞叹中国传统乐器的蓬勃生命力。
此次讲座为尼克希奇市民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的主要民族传统乐器及其典型代表曲目,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乐谱,让市民们较为全面地了解了中国乐器,感受了中国乐曲,体验了中国音乐文化。
吴凌老师向电视台记者介绍古筝
吴凌老师弹奏古筝
王凤梅老师吹奏巴乌
现场观众兴致盎然
学生试弹古筝
观众试弹古筝